很多家長得知孩子患上弱視后多少有點不知所措,在幫孩子治療過程中仍存在不少認識誤區(qū)...那今天珠海希瑪眼科就來和大家談談治療弱視的常見疑問吧。
弱視治療為什么要戴鏡?
弱視是一種視覺功能發(fā)育異常的眼病,它有個特點:雖然從外觀上看,弱視孩子的眼睛和健康孩子似乎沒什么兩樣,但無論他們戴什么眼鏡,依然看不清楚。
在眾多弱視患者中,絕大多數(shù)是因屈光不正造成的。由于孩子存在高度屈光不正或屈光參差,外界的平行光線經(jīng)過眼球屈光系統(tǒng)后不能準確聚焦在視網(wǎng)膜上,視網(wǎng)膜上的感光細胞得不到有效的刺激,傳遞給大腦的信息只能是一個模糊的物像。
所以,要讓視網(wǎng)膜上的感光細胞有機會接收到有效信息刺激,首先要矯正那些屈光不正或屈光參差的問題,讓外界光線在視網(wǎng)膜上準確聚焦。因此,一副合適的眼鏡是弱視治療的基礎,堅持戴鏡也是治療弱視的第一步。
弱視治療中為什么要遮蓋視力好的眼睛?
記得跟家長聊天時曾說過,其實大腦非?!捌摹?,當兩只眼睛看東西的時候,大腦只會選擇那只看得清的眼睛,因為只有準確聚焦的眼睛傳遞信息到大腦皮層后,成像才會清晰,才能讓大腦感受到到真實世界。久而久之,大腦就放棄另一只成像不清晰的眼睛,不使用的那只眼睛被逐漸邊緣化,我們把這叫做弱視眼被“抑制”了。
在這情況下,我們就得先“解除抑制”,人為地壓抑好眼睛,比如使用眼罩遮蓋、鏡片壓抑膜、藥物等,降低好眼看東西的清晰度,給差眼更多的機會去鍛煉,增強功能、提高視力。
所以,在弱視治療的過程中,嚴格遮蓋是非常重要的步驟。有些重度弱視的孩子,弱視眼視力很差,在遮蓋治療期間,家長還要經(jīng)常觀察孩子有沒有偷偷摘下眼罩。
對于依從性較差的兒童,我們也可以嘗試采用對好眼的鏡片貼上壓抑膜的方式,提升孩子治療的依從性,同時也能鍛煉孩子的雙眼視功能。
孩子弱視眼矯正視力1.0,為什么還要繼續(xù)戴鏡?
很多時候,當孩子弱視眼的矯正視力達到1.0,家長就開始放松警惕,認為萬事大吉,不再按時復診,也不按醫(yī)囑戴鏡,認為弱視已經(jīng)治愈,著急摘掉眼鏡,這樣很有可能功虧一簣。
很多孩子因為過早摘鏡,弱視眼視力迅速滑坡,一年的辛苦努力白費。事實上,弱視“治愈”后,一定還要堅持戴鏡,過早地摘掉眼鏡,突然停止治療,容易導致弱視復發(fā)。
要達到什么條件才算弱視已治愈?
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標準:雙眼矯正視力均達0.9以上、具備良好的雙眼視覺和立體視覺功能、隨訪三年視力無回退者。
為什么說弱視的孩子雙眼視功能不好?
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的空間里,當我們的左右眼睛看到的物像在大小、形狀、顏色亮度都相同或相似時,即雙眼平衡,大腦才能將兩者融合成一個立體的物像,咱們才能感受到三維空間的景象。
然而弱視的孩子,特別是單眼弱視往往一個眼睛視力好,另一個眼睛視力差,雙眼看到的物像在大腦里的成像一個清晰,一個模糊,大腦根本無法將兩者合二為一,于是大腦僅選擇保留那清晰的物像。這樣一來,單眼看到的物像只能是一個平面了,這就是為什么弱視孩子看3D電影沒辦法體會震撼的感覺,打球爬樓梯很吃力的樣子。
視功能的恢復只能依靠視功能訓練,這和鍛煉肌肉是一個道理,都需要一個持之以恒的訓練過程。
什么是視功能訓練?
視功能訓練是一種能有效治療斜弱視,改善雙眼視疲勞,改善閱讀障礙,恢復雙眼視功能并提升視力的方法,臨床中受到眾多眼科專家的青睞。簡單來說,視功能訓練就是教會眼睛正確看東西的方法,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針對眼睛的“康復訓練”。
這種“康復訓練”不僅要訓練雙眼的調(diào)節(jié)、同時視、融合視、立體視、眼球運動等功能,還要訓練雙眼之間如何協(xié)調(diào)以及和身體的其他器官“打好配合”。以全面改善眼睛的同時視、融合視、立體視功能,讓眼睛看得清晰舒服,看得更持久。
大齡弱視(12歲以上)的孩子還能治好嗎?
一般來說,如果在弱視治療的黃金期,也就是8周歲以內(nèi)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并規(guī)范治療,持之以恒,弱視有很大可能好轉(zhuǎn),且越早開始,尤其是5-6歲之前,效果越好,所以我們經(jīng)常強調(diào)弱視要早發(fā)現(xiàn),早治療。
12歲以后才開始治療的孩子,盡管療效欠佳,但仍然有一定的效果,大可不必抱有悲觀心態(tài)而選擇放棄治療。
要知道,不管是大齡兒童還是成年人,其視覺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都具有高度的可塑性,只要有針對性地對視覺功能進行強化訓練,視力依然能提高,所以說,發(fā)現(xiàn)弱視,只要堅持治療都還是有希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