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時我們能看到的眼睛部位,其實只占眼睛的20%,還有80%我們看不到的,叫做“眼底”。
我們的眼睛猶如一架照相機,眼底就是眼睛的“底片”。底片出問題,照片會失真,而眼底一旦發(fā)生疾病,生活也就不再絢爛多彩。
眼底指的是由視網膜、眼底血管、視神經乳頭、視神經纖維、視網膜上的黃斑部,以及視網膜后的脈絡膜等構成的眼睛的一部分,如果這些部位發(fā)生了病變,在醫(yī)學上就統(tǒng)稱為“眼底病”。
如何判斷是否患有眼底病呢?臨床上我們一般需要通過眼底檢查來輔助判斷。
那么,什么樣的人容易發(fā)生眼底病變呢?從幾歲開始需要做眼底檢查呢?
1.早產兒
早產兒由于出生時視網膜血管發(fā)育不完全,引起了一系列病變,從而導致視網膜脫離,甚至失明。
建議:早產兒出生4周以后就需要檢查眼底,特別有以下情況的:32周前出生、出生時體重低于4斤、哪怕32周后出生,體重大于4斤,但是有吸氧史。
2.高度近視
近視度數超過600度,在臨床上稱為高度近視。
很多人覺得高度近視不算什么,但其實高度近視發(fā)生視網膜脫離,撕裂,黃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險比普通人大得多,是成人常見的致盲原因之一。
建議:控制近視度數加深,還要定期檢查眼底。
3.糖尿病患者
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“富貴病”,這些疾病在影響人體代謝和心血管機能的同時,也會對眼底的血管造成傷害。
建議:糖友們一定要記得定期檢查眼底。
4.50歲以上老年群體
黃斑是視覺較敏銳的地方,如果黃斑發(fā)生病變,那么視力便會受到嚴重損害。
而隨著年齡的增加,一些中老年人的黃斑區(qū)會逐漸出現退變,出現視物模糊、變形、黑影等癥狀,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會造成失明。
歲以上是老年性黃斑變性高發(fā)的一個階段,但是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年齡界限。
建議:當中老年人在短期內出現視力急劇下降或者出現上述癥狀,要及時進行就醫(yī)檢查,挽救視力,避免失明。
5.有眼外傷病史的群體
眼外傷對眼球造成的傷害可大可小,不僅可能導致眼瞼、角膜等眼表結構的損傷,還可能傷至眼底部位,導致眼底出血、視網膜脫離等眼底問題的發(fā)生。
建議:有眼外傷病史的群體建議定期檢查眼底,監(jiān)測眼底情況的變化,出現問題時及時治療。
珠海?,斞劭漆t(yī)院提醒:大部分人對眼底病缺乏足夠了解,患病早期自身毫無察覺,不能得到及時專業(yè)的診治,等到院時往往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,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。
因此,一定要早期檢查,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,而且花費更低,更節(jié)省成本。